起重機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
瀏覽量:47
2025-04-27
起重機作為重型機械設備,廣泛應用于建筑、物流、制造等領域,其操作涉及高風險,因此必須嚴格遵守安全規(guī)范和操作流程。以下是起重機使用過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項,涵蓋操作前、操作中、操作后及維護保養(yǎng)等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:
一、操作前準備
- 人員資質與培訓
- 操作人員需持證上崗(如特種設備作業(yè)人員證),熟悉設備性能及安全操作規(guī)程。
- 嚴禁無證人員操作,非操作人員不得進入作業(yè)區(qū)域。
- 設備檢查
- 機械部分:檢查鋼絲繩、吊鉤、滑輪、制動器、限位器等關鍵部件的磨損、變形或裂紋情況。
- 電氣系統(tǒng):確認電纜無破損、接線牢固,控制按鈕靈敏可靠,接地良好。
- 安全裝置:測試超載限制器、行程限位器、力矩限制器等是否有效。
- 結構件:檢查主梁、支腿、軌道等結構件是否變形或松動。
- 潤滑與液壓:確保各潤滑點充足,液壓系統(tǒng)無泄漏,油壓正常。
- 環(huán)境評估
- 場地條件:確認地面堅實平整,無障礙物或坑洞;軌道起重機需檢查軌道水平度及固定情況。
- 空間限制:評估作業(yè)區(qū)域上方及周圍的高壓線、建筑物、管道等障礙物,確保安全距離。
- 天氣因素:風力超過6級時,應停止露天起重作業(yè);雨雪天氣需防滑、防漏電。
- 負載檢查
- 確認吊物重量不超過額定起重量,避免超載。
- 檢查吊物捆綁是否牢固,是否穩(wěn)定,必要時使用輔助吊具(如平衡梁)。
二、操作中規(guī)范
- 基本操作原則
- 穩(wěn)起穩(wěn)落:起升、下降、平移動作應平穩(wěn),避免急停急起。
- 嚴禁斜拉斜吊:吊鉤需垂直對準吊物,防止設備傾覆或鋼絲繩脫槽。
- 信號指揮:多人作業(yè)時,由專人指揮,使用標準手勢或對講機溝通,信號不明時暫停操作。
- 試吊確認:正式起吊前,先吊離地面10-20cm懸停,檢查制動性能及吊物平衡性。
- 安全距離與避讓
- 吊運過程中,吊物不得從人員、設備或易燃易爆物品上方通過。
- 禁止在吊物下方停留或作業(yè),保持與高壓線等危險源的安全距離(如電壓10kV以下需保持3米以上)。
- 特殊工況處理
- 雙機抬吊:需制定專項方案,統(tǒng)一指揮,兩臺起重機負載分配合理,動作協(xié)調。
- 夜間作業(yè):確保作業(yè)區(qū)域照明充足,必要時增加反光標識。
三、操作后維護
- 設備停放
- 起重機停放至指定位置,吊鉤升至安全高度,小車停在軌道中間,切斷電源并鎖閉控制箱。
- 露天停放時,采取防風措施(如夾軌器、錨定裝置)。
- 清潔與記錄
- 清理設備表面油污、雜物,檢查是否有漏油、漏水現(xiàn)象。
- 填寫運行日志,記錄作業(yè)時間、負載情況、異常現(xiàn)象及處理措施。
- 定期維護
- 日常維護:清潔、緊固松動部件、潤滑運動部位。
- 月度檢查:檢查安全裝置、電氣系統(tǒng)、鋼絲繩等,更換磨損件。
- 年度大修:由機構進行金屬結構探傷、電氣系統(tǒng)檢測及性能試驗。
四、安全管理要點
- 制度建設
- 制定起重機安全操作規(guī)程、維護保養(yǎng)制度及應急預案。
- 建立設備檔案,記錄維修、保養(yǎng)、檢驗及事故情況。
- 應急管理
- 配備滅火器、急救箱等應急物資,定期組織應急演練(如斷繩、傾覆等事故處理)。
- 發(fā)生事故時,立即停機并上報,保護現(xiàn)場,配合調查。
- 法規(guī)遵循
- 遵守《特種設備安全法》《起重機械安全規(guī)程》等法規(guī),定期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檢測。
五、常見風險與預防
風險類型 |
典型原因 |
預防措施 |
超載 |
誤判負載重量、安全裝置失效 |
使用稱重儀,定期校驗限載裝置 |
傾覆 |
支腿未完全展開、地面承載力不足 |
作業(yè)前確認支腿狀態(tài),評估地基承載力 |
鋼絲繩斷裂 |
磨損超標、未及時更換 |
每日檢查鋼絲繩,按標準報廢 |
觸電 |
吊物接近高壓線、電氣系統(tǒng)漏電 |
保持安全距離,定期檢測絕緣性能 |
總結:起重機安全使用需以“預防為主、規(guī)范操作”為核心,通過人員培訓、設備檢查、環(huán)境評估、制度落實及應急準備等措施,系統(tǒng)性降低事故風險。操作人員應始終保持警惕,杜絕僥幸心理,確保設備始終處于安全可控狀態(tài)。